曼城战术观察:富勒姆收紧中路并未起效,瓜迪奥拉仍需担忧后防
马尔科-席尔瓦是一名有着不错的理论基础,但将理论落地到实践阶段会出问题的教练,面对曼城,他肯定不会像普通的中游球队教练一样束手就擒。
针对曼城在后腰位置上调人支援的这个课题,他的思路是收紧中路,试图压缩这个区域,以此增加曼城对场面控制的难度。
所以开场之后,虽然早早丢球,但紧缩中路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:
【资料图】
然而对于富勒姆球员来说,完成主教练的战术意图不难,但凭借个人能力覆盖掉战术带来的弱点是很难的。
外场10人无法覆盖所有空间,所以紧缩中路势必导致的就是边路空虚,所以开场90秒,曼城两脚斜传,两个边后卫身侧空当直接被抓住,最终在禁区内送上点球:
而在之后的比赛里,曼城也在如法炮制这样的进攻方法:
赛后,瓜迪奥拉找了克拉文农场的草皮过长,皮球在场上滚动速度过慢,导致曼城守转攻效率不高的客观理由。
这一点倒不是妄言,从曼城这些进攻里也可以看到,的确是把球踢起来的长传更为有效。
不过我们之前提到过,强队进攻效率不高,这本身就会埋下一些隐患,更何况现在曼城等队伍在后场拆东墙补西墙,即便个人能力再强,也免不了会给对手一些利用的空间。
这次富勒姆的左路进攻,沃克先前顶再回追,这一趟的消耗就不小:
而在4分钟之后,富勒姆也通过长传球扳平了比分:
这一球里,问题最大的自然是阿坎吉,这个长传的一点是不能放对手轻松拿下的。
上一轮打阿森纳,瓜迪奥拉在赛后特意夸奖了打在左后卫位置上的阿坎吉。从用球和单防的角度来说,阿坎吉即便打如此别扭的位置,的确是问题不大,但阿森纳打不透这一边,归根结底是因为萨卡这一侧的进攻模式比较单一,总是拿球之后一对一,阿坎吉是不会给机会的。
反倒是在这一球里,阿坎吉从观察到反应,明显漏掉了斜插的哈里-威尔逊,身体素质再好,也追不上这个一点了:
而在这场比赛的下半场,富勒姆也通过冲击制造了曼城的两次混乱:
卡洛斯-维尼修斯在葡超算是不错,但在英超只能算是有特点,所以别看赢了阿森纳,现在掌握了争冠的主动权,但曼城的后场并不那么保险,一个迪亚斯还解决不了,阿坎吉代打的问题也不小。
打皇马,这一边遇上罗德里戈的话,还得看阿克的复出情况。
当然了,曼城毕竟实力突出,阿尔瓦雷斯这脚远射非常精彩,而夺回球权,则是从阿坎吉断下哈里-威尔逊开始的:
这场比赛,曼城这边的一个变化就是用阿尔瓦雷斯代替了德布劳内,所以这一场双前锋的意味就更浓烈了。
和德布劳内相比,阿尔瓦雷斯就显得更为灵活一些,比如在这次进攻里,换作德布劳内,他更有可能会依靠对抗直接抹过对方,从右路外线送出传中,但对于阿尔瓦雷斯来说,在这里直接转身向内,难度并不是很大:
上一场击败阿森纳,不少朋友都觉得哈兰德和德布劳内的组合效果相当炸裂。
的确,在反击场景当中,这两人不协调的地方会大大降低,单人的冲击效果都会很明显,更遑论直接组合在一起。
然而我们必须要提到,上一场打阿森纳表现出色,有一部分原因是霍尔丁、加布里埃尔和托马斯这个直接保护核心区域的防守组合并不牢靠。三人当中,双中卫并不出色,托马斯本身也不是擅长防守的后腰,所以单论这一场比赛,无法直接说明哈兰德和德布劳内的组合是完美的。
而且从搭配的角度来说,这两人之间明显还缺少一个第三人,负责提供灵活的特点,在两人无法攻坚时充当接应点,以及两人中的一位后撤拿球时,前插、拉边捕捉第二空当的角色。
所以从特点上来说,阿尔瓦雷斯倒是可以一试,但如此一来,曼城势必要进入4312的体系里,而且无法“控制”住比赛,格雷利什、马赫雷斯这种边路角色会受到影响,防守思路也需要大改。
如若进入这种思路,那么曼城的进攻端和攻守平衡就能得到最大幅度的改善,但即便不改,曼城本赛季打破天花板的希望也不小了。
主要是因为皇马这边,核心区域的保护能力不如去年,罗德里戈首发也有可能影响攻守平衡,而在另一个半区里,米兰或国米的球员能力和曼城相比,毕竟还是相差较大。
所以哪怕体系上还有一些明显的问题,今年的曼城也确实是欧冠赛场的最大热门,如果就此夺冠,我倒是也不会感到惊讶。
然而欧冠赛场变数很大,去年也没多少人看好皇马,但后者一路过关斩将,事后看当然有理有据,但当时看依然颇显神奇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瓜迪奥拉最好还是再做一些改进。
先尽人事,再听天命。
标签: